【写材料用典】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资源描述:【例文】在中华礼乐文明中,人的自然性情代表着生存的真实性,是文明创生的摇篮与理想的归所,《礼记·中庸》中的“诚之者,人之道”表达的正是这种存在“是其所是”的文明诉求。而当孔子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来点化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主张时,“好”“乐”之情亦已成为理想人格的现实情态。(光明日报《“通情达礼”: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典故】出自孔子《论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释义】意思是,子贡说:“贫穷也不对人谄媚,富贵也不会对人骄横。这合乎礼吗?”孔子说:“还行吧。不过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现在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我告诉你一些道理之后,你已经能够融会贯通领悟更多的道理了。”【赏析】在孔子的时代,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在于贫富,更在于是不是守礼。一个贫穷的人安贫乐道,因为守礼,也能感受到人生与社会和合的快乐。社..
链接地址:http://www.cankaowenku.com/wk/show-67526.html
版权申诉
版权申诉邮箱:niuer2019@126.com
  参考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资源信息

 niuer2020

niuer2020

格式: docx

页数: 2页

时间:2022-12-17

积分:5 积分

VIP积分: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