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不为冥冥堕行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不为冥冥堕行
资源描述:【写材料用典】不为冥冥堕行【例文】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有多种标准,但“不为冥冥堕行”最见节义操守。人在有监督的时候,往往能秉持道义,规范行事。倘若在无人监督时,也能一如既往,言行如一,自我约束,则更见其修养和境界。大家都知道被誉为“关西孔子”“四知先生”的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礼,很好地保持了廉洁品格。(解放军报《不为冥冥堕行》)【典故】出自清代张廷玉等著《明史·列传·卷三十七》,尝夜阅爰书,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妻问之。曰:“此岁终大辟奏也。”与同列饮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者,原吉曰:“君子不以冥冥堕行。”其慎如此。【释义】意思是,君子不因为天色昏暗而毁弃自己的行为举止。 【赏析】古人提倡,暗室不欺,慎独为要。《中庸》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可以说,杨震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慎独”的境界。慎独是一种情操,..
链接地址:http://www.cankaowenku.com/wk/show-68648.html
版权申诉
版权申诉邮箱:niuer2019@126.com
  参考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资源信息

 niuer2008

niuer2008

格式: docx

页数: 2页

时间:2022-12-27

积分:5 积分

VIP积分: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