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微信成“危信”》保密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共2页,可预览2页,预览完了!
(温馨提示:VIP免费使用全站内容!)
|
版权申诉
版权申诉邮箱:niuer2019@126.com

资源描述:2022年2月25日,**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保密警示教育片《莫让微信成“危信”》,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扎紧防范牢笼,严防微信失密泄密事件发生。教育片中的一个个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时刻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加强保密学习,筑牢思想防线,严格保密制度,增强保密意识,深刻汲取案例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微信在机关日常办公中应用越来越频繁,为工作生活交往交流提供了便捷条件,一般性会议通知、工作部署、信息发布等,通过微信推送能够迅速传达到位,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反馈汇总相关情况,提高了落实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机关工作人员迅捷办公所推崇喜爱。同时,微信也成了失密泄密的“突破口”,不能不引起警觉和反思,为大家敲响了警钟。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一定要提高保密意识,管好用好微信,决不能让微信成为新的失泄密载体,变成真的“危”信。因此,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强化措施、综合施策,做到在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同时,充分享受信息化为工作带来的便利。1、从“人”上下功夫。大量微信泄密案件反映出部分机关单位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保密意识薄弱、保密常识欠缺,对..
链接地址:http://www.cankaowenku.com/wk/show-44730.html